端午粽子由来已久,在漫长的粽子演变历程中,有哪些粽子之最呢?
世界上最早:
江西德安县文物部门于2010年12月在一座宋代古墓里发现了两个实物粽子,据考 证,这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。 该古墓位于德安县城郊,葬于公元1274年。墓主右手拿一根长40厘米的桃枝,桃 枝上吊有两个棱形粽子。 粽子长6厘米,宽3厘米,分别系于桃枝两边,外皮为粽叶,苎麻捆扎。专家介绍 ,早期粽子有祭奠之意,放入棺木中以示亲属的哀悼。两个粽子成双成对,象征 吉祥如意。
历史最悠久:
西安的蜂蜜凉粽子,载于唐韦巨源《食谱》。特点是只用糯米,无馅,煮熟后晾 凉,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,浇以蜂蜜与黄桂酱――白糖腌桂花酱。
体积最大的粽子:
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,每只重约两斤,以肥猪肉、绿豆为馅,清香、软糯、甘润 、膏腴不腻。广西壮族出现过最大的粽子,它是将芭蕉叶垫在一个特大的方形笼 格中,内放50公斤淘净并拌有酱油的糯米,再拌入一只去皮骨、切成小方块的猪 腿的肉,面上复一层芭蕉叶,隔水蒸熟,这种粽子壮族人叫“口粽粑”,可供一 家三口吃两个月。据香港的媒体介绍,香港有9位老人,曾经包了1只重36公斤的 粽子,供250人食用。1989年端午节,台湾彰化县曾制作一只特大粽子,重达350 公斤。广东一带包的粽子个儿特大,煮熟后1只粽子端到桌上,四个年轻人居然没 法将它吃掉。
体积最小:
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,绿波廊、湖心亭两处皆有。长约寸许,形如枕头,火 腿为馅,小巧清鲜;湖心亭以为茶食,甚妙。 在上海一些酒楼饭馆中,宴席点心供应“迷你粽”,小得像手指一般,每50克糯 米加4小块火腿,可包4只小粽子,白线缠绿叶,玲珑淡雅,真象一件工艺品,让 人爱不释手,舍不得剥而吃之。
最早速冻品种:
1995年,三全食品研制出了中国食品行业第一颗速冻粽子,至今坚持推动粽子行 业的发展创新。